孩子高考 家长可以做些什么?

原创|2016-01-20 14:27

2016年高考正向我们走来,这一场“终极考试”也让我们的高三学生拼尽全力。紧张的学习氛围,谁比考生更紧张,毋庸置疑,就是我们的家长朋友了。今天,智择优小编就想与大家聊聊孩子高考,家长能够做些什么帮到他们。

2016年高考

一、有些事家长可以少操心

社会上关于高考的各科复习资料形形色色,其编写动机和水平常有天壤之别。家长要在鱼龙混杂中辨出真伪是很有难度的。只有各校高考教研班子和各科任课老师深知某些资料的价值大小,真有需要会及时介绍给考生或统一购进。因此在这方面家长不必太操心。高考不仅在考学生,也在考学校、考老师。各学校都会根据复习内容、学生情况对复习时间与进度做出科学的安排。因此,家长可提醒考生按照学校和老师的要求,完成每天的复习任务则可。

二、营造适宜的家庭环境

为子女营造一个适宜高考的家庭环境,这才是家长首先要费心的地方。调查结果显示,对考生产生不利影响的家庭环境主要是:①考生父母间不和;②家中麻将牌之类的喧闹;③客厅电视干扰;④家长的漠不关心或过于絮叨;⑤居家之外的噪音。

高考前的几个月里让孩子保持点压力是必要的,压力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转化为动力。但是压力一定要适度。把高考的目标定得太高,让其望而生畏,丧失信心,或者绷得过紧的弦突招断裂,一切就适得其反了。对成绩较好,心理稳定,潜力较大的考生,可以给适当的压力,将其目标定得高一点;对于平时成绩较好排名较前,但情绪不够稳定的考生,家长不妨对他们说:别紧张,你只要能和平时一样就可以了;至于那些平时排名很后的同学,家长应该明确告诉他们:考试的得分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为了学会生存,你必须参与竞争,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考试。只要尽了努力,我们就满意了。

三、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

高考时值盛夏,天气的炎热,连续数月的紧张复习,孩子的身体消耗是比较大的。随着机体代谢率的提高,免疫力开始下降,如果不及时调治,很容易出现临床症状。此时,家长特别需要从两个方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状况:一是督促子女每天坚持锻炼,每天保证睡眠,用于户外活动的时间可以比平时少一点,但每天下午活动1个小时还是非常必要的。二是要加强子女的营养。时值暑天,每天煲一锅好汤,煮一些凉茶,是值得家长们精心操持的。

考生的饮食应该如何搭配,每天需要补充多少营养?就此问题,笔者曾采访过营养学专家、中山医科大学医学营养系副主任苏宜香副教授。苏老师为考生开出的每天需要通过饮食补充的营养单如下:牛奶300毫升;鸡蛋1个;瘦肉或鱼100克至150克;青菜250克;水果250克;粮食男生400克,女生300克。

那么,要不要给孩子服点保健补品?对此,营养专家们多持否定的态度。去年,《中国青年报》曾在全国各地采访了一些高考状元,发现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服用过保健补品。

卫生部食品卫生评审委员会的金宗濂教授提醒说:“服用保健品并不对所有人都能收到预期效果。有的产品只对弱智者有利,而更多的保健品是对某些机能出现诱发性障碍的人有利,所以正常人服用后往往效果并不明显。”金宗濂教授强调:营养的补充是一种积累的过程,不能急功近利。而且,有些保健品如果服用超量,还可能对人的身体有害,因此一定要慎重。

延伸阅读:

2016年高考复习、考试期间 家长应如何安排考生的饮食?

2016年中考:家长该做什么?不该做什么?

2016年高考考生心理辅导:家长要注意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