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北海合浦县公馆中学女生陈琪琪是一名成绩优良的女学霸,却疑遭校园欺凌自杀。3个月前的1月18日下午5点多,该校初一三班的学生陈琪琪从综合教学楼跳楼身亡。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,陈琪琪刚从广东转到该学校5个月。校长认为和学校没有关系,而家长却称孩子生前身上有伤,也向家人诉说过多次遭同学打骂。
这是陈琪琪遗书中提到的,说明孩子和家长之间平时的沟通还是有缺陷的,至于这点我们现在也无从考究。只说明一点,孩子如果能够寻求到足够的保护,应该是不会这样走上这条不归路的。
成人世界还有一个温情脉脉的文明外衣,未成年的世界则是一个赤裸裸的丛林。被欺凌者和施暴者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有所缺失的原生家庭。
面对校园欺凌,家长应该教孩子怎样自我保护?1、一定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。
许多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在第一时间会自我怀疑,认为真的是自己不好,才会受到欺负,这会让校园霸凌的情况持续存在。
实际上,校园霸凌尤其容易发生在一些低自尊、遭受欺负而不反抗的孩子身上。很多情况是,有些家长在家中打压孩子的自尊,要求孩子一味顺从,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很有可能会成为被欺负的对象。所以,家长要教会孩子面对霸凌勇敢面对、保护自己。
家长在孩子被欺负时需要亲自出面,采取行动,联系老师,要求老师和学校有所作为,教育惩戒欺凌孩子的学生,而决不能听之任之,任由孩子遭受伤害。
2、帮助孩子学习识别和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,,对抗人际孤立和欺凌。
另一类容易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,是那些孤僻、不合群、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。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、支持性人际关系的能力。
如果孩子遭受欺凌,而仍然能和班里的一些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,那么就会对校园霸凌的影响产生很大的缓冲作用。家长也需要和孩子解释,某个同学的孤立和排挤可能是出于嫉妒或其他动机,但并不意味着不能和其他同学建立好的关系,让孩子对同伴关系抱有合理的预期和期望。
家长们要多带孩子参加一些亲友间的社交活动,营造环境提供机会让孩子参与同伴社交,耳濡目染,会对孩子上学后的人际适应产生良好的影响。如果察觉孩子性格有些孤僻,缺少有意义的同伴关系,一定要及时的干预和治疗。
面对校园欺凌,我们绝不容忍。让我们带领孩子一起反对校园欺凌,还孩子一份和谐、快乐的校园生活。
我想这样的事情发生的背后,每一个家长是不是都应该扪心自问:你足够关心你的孩子吗?你知道他(她)每天都在学校里遭遇了什么吗?你足够关心你的孩子吗?你知道他(她)每天在学校里对同学都做了些什么吗?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