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察是利用各种器官如眼睛、耳朵、舌头、皮肤等对客观事物从多侧面、多角度进行的一种有意识、有计划的知觉活动,是直接地、具体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。
一个人观察的能力就是观察力。具体说来,观察力就是指人善于准确、全面、深入地感知事物特征的能力。它是中学生认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程度、水平往往与这种能力的好坏有很大关系。人们常说的“独具慧眼”、”见微知著”、“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”等,讲的都是有关观察力的。
观察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智力的基础,也是思维的起点,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。有位科学家曾强调指出:对智力来说,思维是核心,创造是目的,观察是入门。
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:“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,也没有过人的机智,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精细观察的能力上,我可能在众人之上。”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说到写作经验时也说:“第一须观察”。